主角嬴长嫚始皇小说的名字是《快穿大秦后,我一心只想躺平》,作者七七和玉,小说是古言脑洞类小说,来源于地球文学,目前连载中,截止至今已更新92章节
主角嬴长嫚始皇(快穿大秦后,我一心只想躺平)小说简介:
一次意外她穿越到了大秦王朝,上一世的她天天都是九九六,长期加班熬夜的她猝死以后穿越到了秦始皇一统六国的年代,还成了始皇大大众多不知名儿女中的一位。 原本想着混吃等死的她却意外觉醒了女帝系统,最离谱的是系统居然还要求她在10年内登基称帝。 这个让一心只想躺平的她叫苦不迭......
主角嬴长嫚始皇(快穿大秦后,我一心只想躺平)章节试读:
秦二这边安抚下吕雉,转头又去问刘邦事情做得怎么样了。
刘邦回答:已经全部抓下。
原来,刘邦当时任职的县城贼匪、人贩子频出,已经到了那种家中无孩甚至无多青壮的地步。
这样的县城,要让寻常官吏去处理,有可能能解决,但大概率耗时且耗人,而让刘邦这样的油滑、不按常理出牌的混子去,不可谓是不是一计良策。
而吕雉的一通骂以及上书直言,也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件事的发展。
等到事情公开后,几乎所有人都不认为聪明如吕雉,是真的傻到当众这样骂同僚。
特别是在看到刘邦与吕雉毫无嫌隙的打招呼、说笑,且吕雉竟少有对刘邦露出好脸色时,大家更是肯定了这个想法。
这俩绝对是‘同流合污’了吧!绝对是的!
而至于刘邦和李斯之间的矛盾,主要也就那么几件事,一是看不惯刘邦的放浪形骸,二就是在朝堂上的意见相左了。
刘邦不常在皇都,而在皇都上朝的那些日子里,总是会时不时呛李斯几句,唱反调也是时常有的,矛盾就是这样一点点累积起来的。
其实刘邦和李斯之间的政见不同,有着那种很显著的那种权贵世家与草根之间的矛盾。
李斯再厉害,在某些方面,也不如更了解民间生活的刘邦,在一些事情上,例如有关民生的问题上,李斯提出的想法总显得有那么些空中楼阁,再说的精准、严重些,那就是对底层百姓十分冷血无情。
可刘邦不同,他在最底层摸爬滚打了很多年,虽然不是个多心善的,但到底是会更在意一些民间事。
矛盾越积越多,李斯也不客气,上书怒骂刘邦的情况也不在少数,更甚至公开贬低刘邦。
而刘邦,倒不会像李斯那样和秦二告状,他直接就报复回去了,也因着与韩信关系不错,偶尔还窜说韩信帮他报仇,还和韩信说李斯也在背后骂他,还说得言辞凿凿、煞有其事。
韩信有时有心情就帮刘邦揍人,有时候不耐烦了,就连刘邦一起揍。
秦二一般是不管这些事的,直到某一次,刘邦和李斯的打闹愈演愈烈,甚至在朝堂上,两人从对骂演变成了对打,把秦二都给气笑了。
随后,秦二对双方都进行了训斥,这俩才安稳了些,也为后期朝堂上的两大对立势力的形成,打下了基础。
朝堂上可不只有这简单的拌嘴打闹,也有刀光剑影与厮杀。
而秦二陛下最为后世臣子推崇与向往的,便是无论朝堂上的臣子们闹得再凶斗得再狠,只要没触及律法以及秦二陛下的底线,哪怕是在政斗中落败了,也依旧会有个好下场和不错的晚年。
这种皇帝大家不要觉得很常见,纵观历史,多的是皇帝把臣子当做一把刀,用完丢的情况,别说是晚年了,怕是九族都不一定能保。】
兔死狐悲、鸟尽弓藏。
是无数臣子最怕的事,就怕的就是为君王付出一切,最终不得善果。
可天幕却这样肯定了秦二。
这让一些有心入朝却思虑百千的人不由得都动了心思。
始皇仰面而立,心中也在反省与思索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此地步。
与他一般,赢长嫚也没再看书,而是出了屋子,仰头沉思了起来。
主角嬴长嫚始皇(快穿大秦后,我一心只想躺平)章节大纲:
1:秦二安抚吕雉后询问刘邦抓捕贼匪、人贩子的情况,刘邦表示已全部抓下。吕雉的上书直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此事,众人认为刘邦和吕雉“同流合污”。2:刘邦和李斯有矛盾,源于看不惯刘邦放浪形骸及朝堂上意见相左。刘邦常在朝堂上呛李斯,李斯则上书怒骂贬低他。刘邦让韩信帮忙报复,韩信有时帮忙有时连刘邦一起揍。
3:一次刘邦和李斯在朝堂上从对骂演变成对打,秦二训斥后双方安稳,为后期朝堂上两大对立势力形成打下基础。
4:秦二对朝堂争斗的宽容态度得到后世推崇,让有心入朝者动了心思,始皇和赢长嫚也因此反省思索。